“虽然是综合部门,仍不可忽视廉政风险,可通过梳理工作情况,细致查找在沟通协调、信息报送、活动开展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在临翔区纪委监委,一场廉政风险排查正在深入进行。班子成员带领分管部门细致梳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形权力”与廉政风险,推动树立“全员防险、全程控险”的清醒意识和行动自觉。
针对综合部门“知情范围广、资源集中”的特点,该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以“岗位”为点,以“流程”为线,精准点穴,带领干部梳理工作各环节的“软权力”风险,为“非一线”岗位筑牢廉政防线。
“我们结合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扫描’,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该区纪委监委一名干部在排查后说道。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在该区纪委监委,日常廉政风险排查,谈心谈话、廉政家访、抽查检查已成为常态。近年来,该区纪委监委从环境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人员素质风险等方面入手,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干部廉政风险底数,强化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防范内部廉政风险,增加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免疫力”。
同时,通过建立“排查-预警-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等级纳入廉政风险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督促相关部门和个人限期整改,对干部“八小时内”的工作圈和“八小时外”的生活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力求做到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这次家庭助廉活动让我们家属更加了解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我会常吹‘廉洁风’,管好‘家务事’,当好‘廉内助’。”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在家庭助廉活动中坦言。
除内部严查密防,该区纪委监委还注重用好家庭监督力量,将监督管理从“单位大院”延伸至“家庭后院”,通过开展廉政家访、家属助廉座谈会、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等方式强化家庭、单位与组织的沟通联系,把严管厚爱做到“家”,引导干部家属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建立“导师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与新进干部、年轻干部结成对子,通过案件复盘、实战指导、文书批改等方式,使年轻干部在严格管理和实践熔炉中得到淬炼。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中,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
“这一系列‘修枝剪叶’的举措,看似是约束,实则是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进一步完善集教育、管理、监督、关爱于一体的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确保“修枝剪叶”焕发蓬勃活力,持续转化为推动临翔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滇公网安备53090202000055号